• 全方位安全保障
    全方位安全保障
    从高安全性材料、模块多重防护设计、控制系统稳定与系统安全的角度出发,Vision秉持从安全、可靠的角度出发,提高每一环节的安全稳定
  • 全温域监控
    全温域监控
    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的温度,并在出现异常时及时发出警报或采取预防措施,从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,提高系统的安全性
  • 全生命周期监控
    全生命周期监控
    通过电池管理系统,实时监控与反馈电池系统的状态信息,让系统安全性进一步提升
  • 一体化电源
    一体化电源
    结构紧凑,占地更小,安装便捷,满足快速部署需求。
  • 模块化设计
    模块化设计
    灵活扩展与维护,降低系统故障风险,提升运维效率。
  • 高度集成化
    高度集成化
    集成供电、监控、散热等功能,简化系统配置,提升整体可靠性。
  • 智能化
    智能化
    支持远程监控与智能告警,实现电源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。
  • 智能化管理模块,实时监控
    智能化管理模块,实时监控
    内置BMS系统,掌握电池状态,预防故障风险。
  • 安全性高,可适配高低温环境
    安全性高,可适配高低温环境
    稳定运行于各种极端工况,保障设备安全。
  • 可回收重复使用,零污染
    可回收重复使用,零污染
    绿色环保设计,助力可持续发展。
  • 长循环使用寿命
    长循环使用寿命
    耐用性强,支持长期高频使用,降低更换频率与成本。
  • 安全稳定
    安全稳定
    1. 电池超长使用寿命设计,系统全生命周期系统故障诊断,保障系统可靠运行
  • 智能高效
    智能高效
    1. 实时精准温控,高效控制PACK内电芯温差,有效维持电芯一致性、提高系统使用寿命
  • 高集成度
    高集成度
    1. 模块化集成设计,灵活匹配不同场景
  • 便捷运维
    便捷运维
    1. OTA远程升级+APP运维+云边协同

雄韬技术

持续投入研发,专注打造精品
UPS锂电系统主动均衡技术
Play

UPS锂电系统主动均衡技术

发布时间2025.07.06
REVO 3.0 UPS后备电源系统应用的主动均衡技术通过在UPS后备电源中对电池组内多个单体电池进行动态平衡,最大化电池组的整体容量,确保电池的一致性,提升整体性能,延长电池使用寿命,并提高系统效率。

优势

最大化电池组容量
主动均衡技术优化电池组的充电与放电过程,确保电池组能够达到满充满放,提升电池利用率。
提升电池一致性
通过主动均衡,减少单体电池之间的性能差异,确保电池组的整体一致性。
减少能源浪费
REVO 3.0的最大平衡电流≤3A,使得电池组的能量使用更高效,减少电池能量的浪费。
延长电池寿命
保持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一致性,避免因不一致性引发的性能下降,显著延长电池使用寿命。
安全性提升
通过减少电池组的不一致性,降低安全事故的风险,确保数据中心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与安全性。
提高系统效率
主动均衡技术使得电池组整体性能得到提升,保证UPS备电系统的高效运作,为数据中心提供稳定、安全的电源保障。
UPS锂电系统液冷技术

UPS锂电系统液冷技术

发布时间2025.07.06
为提升系统稳定性与电池使用寿命,雄韬在UPS锂电系统中引入先进液冷技术。相比传统风冷方式,液冷技术具备更高的换热效率,能有效控制电芯温差,避免局部过热,特别适用于高功率密度、全天候运行的数据中心场景。

优势

高效散热
液冷换热效率更高,快速带走热量,保障系统运行温度稳定。
延长寿命
温度均衡可减少电芯老化速度,提升整体系统寿命。
提升安全性
避免局部过热引发热失控风险,大幅降低火灾隐患。
节省空间
更小的散热组件体积,适合机房高密度部署。
雄韬固态电池技术

雄韬固态电池技术

发布时间2025.04.02
安全是能源行业发展的生命线。为攻克这一核心课题,雄韬股份以技术创新为驱动。基于30年技术积淀,最新研发的60Ah固态电池,通过两大核心技术突破,实现了安全与性能的双重飞跃。

优势

本征安全性高
以高稳定性聚合物基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质,赋予电池本征阴燃特性,实现电池针刺不鼓胀、不冒烟、不爆
炸、不起火、不漏液,及电池火烧不爆炸、不起火、不漏液。
创新原位聚合工艺
电解质在电池内部原位生成,结构稳定、兼容性强。
界面接触更优
动态成膜技术实现电极活性颗粒的无缝包裹,显著降低界面阻抗。
高倍率性能出色
支持1C~10C持续放电,5C脉冲充电,12C脉冲放电,满足多场景快速响应需求。
适配多元应用场景
适用于对安全性能要求极高的 AI 算力中心、数据中心、储能电站、电动汽车等场景。

阻燃电芯技术
Play

阻燃电芯技术

发布时间2025.08.29
雄韬自主开发的阻燃技术通过隔膜涂层、电解液添加剂以及结构创新三重防护手段,全面提升锂电芯的本征安全性。在电芯发生热失控时,该技术可有效延缓热扩散、切断燃烧反应链条,并在异常电流下自动切断电路,从源头降低起火和爆炸风险。目前已成功应用于60Ah 10C高倍率锂电芯。

优势

三重安全防护
隔膜、电解液、连接片三位一体,系统性提升安全性能
隔热阻氧涂层
隔膜表面遇热形成隔热阻氧层,延缓热失控蔓延
燃烧抑制机制
电解液中的阻燃剂释放自由基淬灭剂,中断链式燃烧反应
过流自动断电
连接片采用保险丝原理设计,在异常过流时主动切断电路
提升本征安全性
无需依赖外部保护装置,实现电芯自我防护
成熟应用验证
已成功应用于60Ah 10C高倍率锂电芯,安全性能表现优异
高功率电芯技术

高功率电芯技术

发布时间2025.07.23
雄韬高功率锂电芯技术通过构建超导电网络与快离子通道,大幅提升功率输出能力;同时采用极耳交叉式全极耳结构,显著降低内阻与发热,提高电流传输效率,并优化模组结构设计。目前,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50Ah 10C高倍率锂电芯,广泛适用于对高瞬时功率有严苛要求的应用场景。

优势

功率密度提升100%
超导导电网络与快离子通道协同设计,实现双通路高效传输
全极耳结构设计
极耳交叉布局,降低内阻,提升电流分布均匀性,减缓局部发热
发热量更低
内阻更小、流向更均衡,有效减少能量损耗与热积聚
结构更简化
同侧出极耳有助于简化PACK结构,降低系统复杂度和组装成本
适用于高倍率放电应用
已应用于50Ah 10C电芯,性能表现稳定可靠
大容量长循环电芯技术

大容量长循环电芯技术

发布时间2025.07.23
雄韬通过正负极材料与电解液系统的多维优化,开发出具有更长使用寿命的大容量电芯技术。该技术在正极引入补锂手段,提升活性锂含量,在负极应用磁化物理技术改善界面结构,同时采用双电解液协同注液工艺,提升电解液渗透性与SEI膜稳定性。多项协同创新使电芯循环寿命提升可达8%以上。目前已成功应用于348Ah大容量储能锂电芯。

优势

循环寿命提升8%以上
正负极及电解液系统协同优化,显著延长电芯使用寿命
补锂技术提升可用锂源
正极补锂可提升3%–5%循环性能,缓解容量衰减
负极界面更稳定
磁化物理技术整形负极结构,循环寿命提高约3.5%
双电解液工艺优化注液效果
改善电解液渗透性,提升SEI膜致密性与稳定性,循环寿命提高约1.5%
适用于长寿命储能场景

已成功应用于348Ah大容量锂电芯,适配大型储能系统需求
金属堆技术

金属堆技术

发布时间2025.07.23
雄韬金属堆技术融合单电池结构创新与金属基材优化,打造具备高回收性、轻量化、高叠堆效率的先进燃料电池电堆解决方案。采用全球首创可拆解一体化单电池设计,搭配超轻薄钛金属极板,并集成阴极自增湿技术,有效提升系统可靠性与能效,已成功应用于W1.5T钛板金属堆产品中。

优势

全球首创可拆解单电池结构
极板与膜电极可回收再利用,降低维修与更换成本
无焊接点腐蚀隐患
避免传统金属双极板的焊接腐蚀问题,提升使用寿命与稳定性
高效失效筛查机制
便于诊断与更换失效单体,提升叠堆一致性与维护效率
钛材超轻设计
钛的密度仅为不锈钢的56%,显著减重,满足对轻量化要求高的场景(如车载)
系统能耗更低
减轻载重、提高堆叠效率,提升系统整体能效
阴极自增湿技术
全功率段阴极自带增湿功能,减少系统中加湿器配置,简化设计,提升可靠性
已量产验证
技术已成功应用于W1.5T钛板金属堆,表现优异

纸电堆技术

纸电堆技术

发布时间2025.07.23
雄韬纸电堆技术以先进碳纤维复合材料为核心,全面突破传统石墨和金属电堆在重量、寿命与安全性方面的限制。通过轻量化碳复极板、超耐腐蚀结构以及导电-绝缘一体化设计,打造兼具高功率密度、长寿命与极致安全的下一代燃料电池电堆方案。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P2纸电堆,广泛适配飞行器动力、分布式能源及重载交通等复杂工况。

优势

轻量化极板设计
采用碳纤维-树脂复合材料,单片极板质量较传统石墨板降低40%,显著减重
高功率密度输出
功率密度提升至5kW/L级,突破传统石墨堆“笨重低效”瓶颈
适配空间/质量受限场景
为飞行器动力舱、分布式能源站等空间受限、重量敏感应用提供理想解决方案
超长寿命性能
梯度致密化处理显著提升碳纤维基材耐腐蚀性,电堆寿命突破30,000小时
出色耐腐蚀能力
抗化学腐蚀性能较传统金属极板提升50%,全工况下性能衰减率≤0.8%/千小时
安全导电结构设计
导电-绝缘复合极板技术可精准控制导电区域,短路抑制效率达99%
高强度场景适配性强
满足重载运输、离网供电等长周期、高强度、复杂环境下的应用需求
已产业化验证
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P2纸电堆,产品表现稳定,安全可靠
石墨电堆技术

石墨电堆技术

发布时间2025.07.23
雄韬石墨电堆技术专为高效发电与重载应用打造,融合高功率输出、超长寿命、模块化拓展及集成化结构创新优势。通过升级极板材料与堆栈设计,显著提升功率密度与系统一致性,并引入自增湿与端板集成功能,助力石墨电堆广泛应用于氢储能发电、数据中心、重卡、船舶与轨道交通等多种高功率氢能场景。目前,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A1H、A2石墨堆产品。

优势

高效发电,超长寿命
A2系列石墨堆单堆功率达150–178kW,发电效率高达63%,设计寿命超40,000小时

功率密度提升20%
相较上一代产品,单位体积输出能力更强,系统集成效率更高
成本降低25%
技术优化带动材料与结构成本下降,提升综合性价比
模块化拓展设计
灵活拼接,可轻松拓展至MW级电堆系统,适配氢储能与大型发电应用
大功率输出能力强
单堆最高支持200kW输出,满足数据中心、重卡、船舶及轨道交通等重载需求
电堆自增湿技术
通过保湿极板流道设计+碳纸匹配,实现阴极自增湿运行,取消加湿器,降低系统成本与占用空间
创新集成端板结构
端板内置氢路引射器与三腔传感器,减少外部管路40%,泄漏风险下降70%
温控系统优化
冷却液出口再利用设计,实现堆内温差控制在±3℃,电堆一致性提升50%
应用广泛,场景成熟
已在A1H、A2石墨堆产品中验证,适用于高可靠性和长时功率输出场景
48V5kW氢能备用电源技术

48V5kW氢能备用电源技术

发布时间2025.07.23
雄韬48V 5kW氢能备用电源技术专为通信基站及各类直流负载场景打造,兼具高效率、模块化与智能化控制能力。系统整体采用模块化设计,便于灵活部署与功能扩展,支持本地与远程双模式控制,提升运行灵活性与系统可靠性。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款48V 5kW氢能备用电源产品,为新一代绿色通信基础设施提供安全稳定的清洁能源保障。

优势

系统效率高
整体运行效率达到50%以上,有效提升氢能利用率
模块化设计
采用柜体结构模块化方案,满足通信基站等多类直流负载的定制化需求
部署灵活性强
支持现场快速安装与功能组合,适应不同场景的备用电源配置
智能控制系统
具备本地人机交互界面和远程上位机操控功能,支持系统启停与运行状态监控
绿色低碳
以氢能为核心能源形式,零碳排放,契合低碳通信发展趋势
适配广泛场景
尤其适用于偏远地区、极端气候及无电网覆盖的通信站点及应急备用场景

10kW热电联供系统技术

10kW热电联供系统技术

发布时间2025.07.23
雄韬10kW热电联供系统集成发电与供热功能,具备高能源利用率、模块化结构设计与智能控制能力,适用于家庭、商业及工业等多种场景。该系统通过高效燃料转换技术,实现能源综合效率达85%以上,同时支持本地与远程智能管理,是一款绿色、灵活、可靠的分布式能源解决方案。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多款10kW热电联供产品中。

优势

能源综合效率高
发电与供热协同运行,整体能源综合利用率高达85%以上
模块化设计灵活
采用柜体模块化设计,支持多功能组合,便于部署与维护
一机多用
同时满足电力与热力需求,适用于家庭、工业、商业等多样化应用场景
智能控制系统
支持现场人机交互界面与远程上位机操控,方便启停管理与运行监控

高可靠性设计
系统结构成熟,运行稳定,适配长期连续运行需求
绿色分布式能源
支持清洁能源驱动,助力低碳建筑与智慧能源场景建设